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揠(yà),拔起。长(zhǎng)。揠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在谈到他自己的浩然之气时说,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使自己的各种活动自然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养气的事,但也不要不按它的规律去加速成长。因为有时这种帮助反而坏事。为此,他举了一个揠苗助长的例子。他说,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苗拔高的人,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对家中人说,今天简直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早就干枯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例句】: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非如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连动 揠,拔。把苗拔得高些,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国粹与欧化》:“正如一颗小小的稻或麦的种子,里面原自含有长成一株稻、或麦的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自然的养护,倘加以宋人的~,便反不免要使他‘苗则槁矣’了。”※揠,不读作yǎn;长,不读作cháng。△贬义。多用于工作或学习方面。 →欲速不达 ↔因势利导瓜熟蒂落。也作“拔苗助长”。


【词语揠苗助长】  成语:揠苗助长汉语词典:揠苗助长

猜你喜欢

  • 武陵客

    同“桃源人”。元揭傒斯《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词语武陵客】   汉语大词典:武陵客

  • 杨柳似张绪

    《南史.张绪传》:“张绪字思曼。……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刘悛之为益州,献弱柳数株,树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注:齐武帝萧赜)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

  • 炙背献

    源见“献曝”。指虽微薄却至诚的礼物。唐杜甫《赤甲》诗:“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

  • 贱尺璧而重寸阴

    同“禹惜寸阴”。三国 魏曹丕《典论.论文》:“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 题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宋韩元吉《念奴娇.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词:“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 冲斗气

    同“斗冲剑气”。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诗:“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 将军死绥

    绥:退却。 兵败退却,则将军以身殉职。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司马法》:‘将军死绥。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将军死绥,路绝长围。”

  • 少遭闵凶

    少:年幼。闵凶:忧患凶险。 表示年幼遭遇不幸。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闵凶。”宋.王安石《赐弟安国及第谢表》:“少遭闵凶,

  • 阮啸

    源见“苏门长啸”。指阮籍长啸。表示愤世狂放情怀。宋李宗谔《清风十韵》诗:“阮啸经时尽,齐蝉度日吟。”

  •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衣( ㄧˋ yì )我:给我衣穿。推:让。食( ㄙˋ sì )我:给我食吃。 脱下自己衣服给我穿,让出自己食物给我吃。 形容别人对自己关怀备至。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