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恶作剧

恶作剧

旧题唐.段成式撰《剑侠传》载:唐建中(唐德宗年号)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路逢一僧,谓曰:“此数里是贫僧兰若(若,音rě,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即寺院),郎君能顾乎?”士人许之。行十余里,不至。疑之。乃密于靴中取弓弹之,正中其脑。僧若不觉。凡五发,僧始扪中(音zhòng)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韦生知僧人是盗,所以取弹弹他,僧人以为是和他开玩笑,故说不要“恶作剧”。后因以“恶作剧”指恣意捉弄,戏谑。

宋.杨万里《宿潭石步》诗:“天公吓客恶作剧,不相关白出不测。”


偏正 戏弄人、让人难堪的行动。张恨水《啼笑因缘》:“何丽娜看了家树一眼,心想:‘又是这样聪明的太太耍~,怎好双双的来拜老大姐呢?’”△贬义。多用于待人接物方面。


【词语恶作剧】  成语:恶作剧汉语词典:恶作剧

猜你喜欢

  • 赵氏孤儿

    指晋国(今山西西南部)权臣屠岸贾(gǔ股)借故诛杀赵氏满门,赵朔的小儿被人辗转救出,长大后杀屠岸贾报仇,重振赵氏门户。后以此典比喻忠心为人,救难解危;或比喻亡国之痛。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大夫屠岸

  • 辅车鼎足

    同“辅车之势”。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周室,基永汉家。”

  • 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

    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缩地仙

    源见“长房缩地”。指化远为近的仙人。用以形容行走快捷,步伐矫健。宋陆游《八十四吟》诗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 鱼目混珠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比喻以假充真。语本《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

  • 裂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相处于内。”陕,指今河南省 陕县。后遂以“裂陕”为朝廷大臣出任地方长官的典故。南朝 梁江

  • 鼻端生火

    《南史.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后因以“鼻端生火”形容马行疾速。元 杨维祯《奉题子昂骝马图》诗:“西家骁骑骁如龙,鼻端生火耳生风。”主谓 形容马行走疾速。语本《

  • 积素

    喻积雪。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积素未亏,白日朝鲜。”唐代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词语积素】   汉语大词典:积素

  • 力饮勿谏

    《南史.谢弘微传》附《谢朏传》:“弟谢?时为吏部尚书,朏至郡,致?数斛酒,遗书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又附“谢?传”:初,朏为吴兴,?於征虏渚送别,朏指?口曰:‘此中惟宜饮酒。’……”谢朏处于南朝

  • 不轨不物

    轨:指礼法准则。物:指典章制度。 谓行事不合制度准则。语出《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北齐书.帝纪.总论》:“既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