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

见“心有灵犀一点通”。叶志坚《杂色雨》:“他似乎真的~,讲起麻衣来,天庭地阁,金木水火,神乎其神,让人听得如入五里雾中,神魂颠倒。”


见“心有灵犀一点通”。叶志坚《杂色雨》:“他似乎真的~,讲起麻衣来,天庭地阁,金木水火,神乎其神,让人听得如入五里雾中,神魂颠倒。”


【典源】 《汉书·西域传》 如淳注:“通犀,中央色白,通两头。” 《后汉书·章帝纪》注引汉·杨孚《异物志》曰:“ (犀) 角中持有光耀,白理如线,自本达末则为通天犀。”《抱朴子·登涉》:“通天犀角,有一白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而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以此犀角著谷积上,百鸟不敢集。大雾重露之夜,以置中庭,终不沾濡也。”

【今译】 古人把犀视为神兽,认为犀角有灵异,犀角中央有一条线状的白色纹理,贯穿两端的叫做通犀或通天犀。传说用通天犀盛米,放在鸡群中,鸡要吃米,但一接近,就吓得后退了,所以南方人把通天犀也叫骇鸡犀。将通天犀放在谷堆上,鸟类不敢在那里停息。浓雾重露的夜晚,将通天犀置于庭院,庭院就不会沾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彼此心意相通,多指男女爱情。

【典形】 灵犀、灵犀暗通、灵犀一点、心有灵犀、一点灵犀。

【示例】

〔灵犀〕 宋·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

〔灵犀暗通〕 宋·秦观《阮郎归》之二:“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灵犀一点〕 清·袁枚《遣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心有灵犀〕 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点灵犀〕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


【词语心有灵犀】  成语:心有灵犀汉语词典:心有灵犀

猜你喜欢

  •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色:指美貌。弛:减弱。 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人,等到容颜衰老,别人对他的感情也就淡薄了。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庶人:老百姓。议:非议,批评。 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语出《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宋书.王敬弘传》:“太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宋

  • 浚恒

    《易.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孔颖达疏:“浚,深也。最处卦底,故曰深。深恒者,以深为恒是也。”后以“浚恒”谓超出通常的要求。明唐顺之《与杨蕉山书》:“且夫直前太锐,近于用壮;取必太过,近于浚

  • 鲁连赴海

    同“鲁连辞赏”。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接舆以之行歌,鲁连以之赴海。”

  • 整冠李下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不慎的言行。元施惠《幽闺记.招商偕偶》:“从教整冠李下,此嫌疑实亦难逃。”

  • 皋庑

    源见“梁鸿赁庑”。指简陋居处。清赵执信《端午抵扬州假寓于使院之前鹾贾之馆》诗:“芜城百万家,皋庑不可求。”

  • 兼弱攻昧

    相传夏桀时政局衰弱昏昧,商汤曾加以征伐兼并。《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后亦用以指吞并弱小,攻取政治腐败的国家。连动 吞并弱小国家,讨伐昏庸糊涂的

  • 庾中庶

    《梁书.文学传上.庾於陵传》附《庾肩吾传》:“肩吾字子慎。八岁能赋诗,特为兄於陵所友爱……累迁中录事谘议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初,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许摛……同被赏接……太清中,侯景

  •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应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必担心境内人口太少,应担心境内局势不宁。语出《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三国志.魏

  • 日中为市

    上古时,以太阳行至中天为时间标志,到集市进行交易,是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其他 日中,中午。市,买卖,交易。中午进行集市贸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