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异曲同工

异曲同工

亦作“同工异曲”。谓曲调不同,精妙相等。唐代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子云:扬雄字。相如:司马相如。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赋家。


并列 曲调虽然不同,但同样精彩美妙。秦牧《蛇和庄稼》:“这事情的道理,和杜老讲的那个故事是~的。”△褒义。用于比喻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样精彩;说法不同,但道理一样。或指不同的工作方法,取得同样好的效果等。→同工异曲 殊途同归 江河同归 ↔同床异梦。也作“同工异曲”。


解释曲调不同,却同样美妙。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方法产生同样的效果。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进学解》中提到的子云即扬雄,相如即司马相如,都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元和七八年间担任国子博士时,写了这篇《进学解》,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文章先写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牢骚。

文章写道:国子先生早上召集学生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是由于因循随便。各位只用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看不清;只担心德行不能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话还没有说完,有人就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们这些学生侍奉您,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您夜以继日,刻苦用功,一年到头不休息,从事学业可以说勤奋了。您对于儒家,可以说是大有功劳了。您的心神沉浸在书籍里,仔细品尝咀嚼其中的精英华彩,写起文章来,书卷堆满了家屋。向上取法虞、夏时代的典章;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太史公的记录;扬雄、司马相如的创作,同样巧妙而曲调各异。您的文章可以说是内容宏大而外表气势奔放,波澜壮阔。您的做人,可以说是很有成就了。可是您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帮助。前进退后,都发生困难,动一动便惹祸获罪。您不想想自己这些,怎么反而来教训别人呢?”

例句

与陶然亭不同,但造园方法有异曲同工的紫竹园,一改北方不能种竹的旧俗,渐渐形成以竹为特色的园林风格。


【词语异曲同工】  成语:异曲同工汉语词典:异曲同工

猜你喜欢

  • 吹气胜兰

    后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帝(汉武帝刘彻)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缚之,恐体痕也。每歌,李延年和之,于芝生殿唱‘回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置丽娟于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 曹丘游扬

    源见“一诺千金”。借指大力宣扬他人美德。宋刘克庄《沁园春.九和》词:“曹丘生莫游扬,这瞎汉还曾自配量。”

  • 觳觫车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战国时人用觳觫形容牛恐惧颤抖的样子。后因以觳觫代指牛,觳觫车,即牛车。唐.丘丹《奉酬重送归山》:“步

  • 吴市乞

    同“吴市吹箫”。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二三:“小住本同吴市乞,久留恐被楚人钳。”

  • 表饵

    源见“三表五饵”。泛指对付敌人的策略。唐白居易《御戎狄策》:“故王恢陈征讨之谋,贾生立表饵之术。”明黄瑜《双槐岁钞.何左丞赏罚》:“真(何真)第三子贵,曰何三舍者,与从简皆勇而有谋,素相合,从简力请贵

  • 揽辔中原

    同“揽辔澄清”。柳亚子《流亡杂诗》:“劫余仍遣同舟济,揽辔中原共死生。”见“揽辔澄清”。【词语揽辔中原】  成语:揽辔中原汉语大词典:揽辔中原

  • 青州曲

    同“青州从事”。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词语青州曲】   汉语大词典:青州曲

  • 茂先王佐

    《晋书.张华传》:“张华字茂先……器识宏旷,时人罕能测之。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陈留阮藉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据《晋书》载,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入仕前因著有

  • 伶伦定律

    《汉书.律历志上》:“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泠纶,《吕

  • 剑及履及

    同“剑及屦及”。《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见“剑及屦及”。[例]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地来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