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广武山前语

广武山前语

同“广武叹”。唐韩偓《秋郊闲望有感》诗:“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


猜你喜欢

  • 责己重以周

    意思是对自己应全面严格地要求。唐代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袁安睡

    同“袁安高卧”。宋梅尧臣《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客谣。”【词语袁安睡】   汉语大词典:袁安睡

  • 方进坏陂

    方进:翟方进,字子威,汉成帝时丞相。陂(bēi卑)):围有堤障的水泽。汉成帝时,河南汝阳有一名叫鸿隙的水泽,因为有它的润泽与灌溉,汝阳郡土地丰饶肥沃。后来,因关东地区几次洪水泛滥,鸿隙陂积水四溢,造成

  • 盗嫂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指徒有其表)。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东汉.班固撰《

  • 投报

    源见“投桃报李”。回报,报答。宋秦观《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词语投报】   汉语大词典:投报

  • 忆莼菜

    同“忆莼鲈”。清 丘逢甲《李伯质太守屡牍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诗之一:“风味五湖忆莼菜,云阴四载托甘棠。”【词语忆莼菜】   汉语大词典:忆莼菜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聪明。 意谓通达事理,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宋.王安石《答手诏令就职劄子

  • 漉陶潜巾

    同“漉酒陶巾”。清黄景仁《山店独饮》诗:“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 鱼山

    《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南朝 梁慧皎《

  • 三丈之木

    战国时商鞅立三丈之木,悬赏募民搬运以取信于民的故事。《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丨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