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循名责实。三国 魏 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见“循名责实”。三国魏·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
源见“乌焉成马”。谓文字经传抄造成讹误。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余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抵牾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见“三写易字”。清·黄宗羲《辨野史》:“去今五十余年
源见“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了不识货的人手里。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到了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见“明珠暗投”。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
同“灌口二郎”。宋洪迈《夷坚支丁志.永康太守》:“永康军 崇德庙,乃灌口神祠。”《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灌口。”【词语灌口】 汉语大词典:灌口
同“伯牙绝弦”。唐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诗:“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史记.高祖功名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列社稷曰勋;以言曰劳;以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后因以“勋伐”通称功绩。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
同“让一头”。清赵翼《吴兰雪过访枉赠佳章即次送别》:“我让出头非谰语,世无敌手始奇才。”
同“扪虱而谈”。元柯九思《送倪仲刚迁浙西》诗:“归来思得人中龙,扪虱高谈破聋俗。”
同“下蔡迷”。唐李商隐《赠歌妓》诗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同“同时瑜亮”。清王士禛《〈古诗选〉凡例》:“北周寥寥,廑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瑜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