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

从开始到最后都一样,没有变化。形容能坚持到底。封隆之(485-545年),字祖裔,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情宽厚,高欢执政,四次出任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等显官。常出奇谋妙算,克敌致胜。死后,高欢很悲伤,为他追加官职,谥号“宣懿”,并对司马子如说:“封公积德业,行仁义之事,性情通达。自从跟随我以来,勤勤恳恳,意志坚定,二十多年了,一直如此,没有改变。正因为他忠信可以使人信赖,我才把后事托付给他。”

【出典】:

北齐书·封隆之传》卷21,303页:“(高祖)顾谓冀州行事司马子如曰:‘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坚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托之。’”

【例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一·昭襄王五十二年》:“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既至燕寓于公囚所侧进,日以美馔馈,凡三载,始终如一。”


偏正 从始到终都一样。形容坚持到底。语出《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虽无赫赫之勋,而治事甚勤,~。”△褒义。多用于描写为人处事方面。→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始终不渝 ↔有始无终 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作“始终若一”、“终始若一”。


【词语始终如一】  成语:始终如一汉语词典: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 河朔饮

    清.钱谦益《初学记三.魏文帝典论》:“大驾都许(许昌),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三国魏文帝时,光禄大夫刘

  • 河洛图书

    同“河图洛书”。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故并建殊尤,若河 洛图书之出。”

  • 水晶灯笼

    《宋史.刘随传》:“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水晶,即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如做成灯笼,将明亮无比。刘随遇事善断,态度明朗,故有此喻。后以“

  • 清江使者

    同“清江使”。明汪道昆《五湖游》:“一叶扁舟昨夜开,清江使者渡江来。禁中曾入君王梦,江上难逃网罟灾。”【词语清江使者】   汉语大词典:清江使者

  • 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纪渻(shěng)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

  • 时习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因以“时习”谓经常温习。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远近赋》:“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辩惑于成性之所。”【词语时习】   汉语大词典:时习

  • 鹤化千载

    源见“辽东鹤”。形容时间久远。宋陆游《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诗:“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 新亭哭

    同“新亭对泣”。清查慎行《满江红.胡震生索赠》词:“儿女怨,清溪曲;男子恨,新亭哭。”

  • 蹊田夺牛

    《左传.宣公十一年》:“夏征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矣。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

  • 涓滴归公

    又作“点滴归公”。涓滴:小水点;一点一滴。归公:交给公家;上交国库。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咸丰皇帝下诏书说:近年来军需粮饷浩大繁多,政府不得已而借助于民众财力和商业财力。然而必须一点一滴上交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