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太平无象

太平无象

象:表征、标准。太平盛世没有一定标准。后以此典形容太平景象,或指统治者自欺欺人,粉饰太平。亦称“无象太平”。语出唐大臣牛僧儒之口。牛僧儒(779-848年)字思黯,其籍贯一说为安定鹑觚(chúngū纯孤)(今甘肃灵台);一说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南)。进士及第,宪宗时始任伊阙尉,后迁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等职。穆宗、敬宗、文宗朝,曾数度为宰相。在持续数十年的“牛李党争”中,僧儒为牛党之首领,其执政期间,竭力排挤李德裕党人。武宗即位后,李党当政,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宪宗继位,牛党再度执政,僧儒复为原官,还朝病卒。他喜好文学,有文采,著有传奇集《幽怪录》。文宗时宦官王守澄得势,招纳一些小人,背后议论朝政。有一天,文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问:“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你们是否有志于此。”牛僧儒回答说:“我等无能,待罪辅佐陛下,未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然而我以为太平盛世并无一定的标准,如今四夷不侵边境,国无外患;百姓没有流离散失,亦无内忧;上施仁政,下无怨艾;私家无豪强,公议无阻塞。虽未至极盛时期,也算得是小康了。如陛下另外有更高的要求,那我等就力不能及了。”

【出典】:

旧唐书》卷172《牛僧儒传》4472页:“时中尉王守澄用事,多纳纤人,窃议时政,禁中事密,莫知其说。一日,延英对宰相,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儒奏曰:‘臣等待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无淫虐,下无怨(dú读);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例句】: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一:“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宋·陆游《书村落间事》:“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明·冯惟敏《傍妆台·世恩堂喜雨共酌》:“太平有象,丰年可期,逢场作戏便追随。”


主谓 本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用以讽刺统治者粉饰太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 ~。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贬义。多用于社会生活方面。


【典源】《旧唐书·牛僧孺传》:“时中尉王守澄用事,多纳纤人,窃议时政,禁中事密,莫知其说。一日,延英对宰相,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孺奏曰:‘臣等待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 上无淫虐,下无怨讟(du); 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今译】 唐文宗时,一些小人窃议朝政,于是文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问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牛僧孺回答说:“我等无能,待罪辅佐陛下,未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然而我以为太平盛世并无一定的标准,如今四夷不侵中原,国无外患; 百姓安居乐业,亦无内忧; 上施仁政,下无怨艾; 私家无豪强,公议无阻滞。虽未极盛,也可谓小康了。如您另有所求,则我等力不能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景象。

【典形】 太平气象、太平无象、太平有象、无象太平。

【示例】

〔太平气象〕 宋·陆游《杂兴》 之二:“太平气象君知否,尽在丰年笑语中。”

〔太平无象〕 宋·陆游《书村落间事》:“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太平有象〕 明·冯惟敏《傍妆台·世恩堂喜雨共酌》:“太平有象,丰年可期,逢场作戏便追随。”

〔无象太平〕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一:“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词语太平无象】  成语:太平无象汉语词典:太平无象

猜你喜欢

  • 亡书三箧君能记

    42` 源见“安世补亡”。称赞人博闻强记。清吴雯《哭张三公路之丧而送之十首》之四:“亡书三箧君能记,谁备河东顾问来?”

  • 魏家

    同“魏紫”。元 刘壎《天香.次韵赋牡丹》词:“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词语魏家】   汉语大词典:魏家

  • 马腹逃鞭

    源见“鞭长不及马腹”。比喻躲脱惩罚。清蒲松龄《大捷二》:“岂谓马腹逃鞭,榻侧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几日之游魂?”其他 躲在马肚子下逃过了鞭子的惩罚,比喻侥幸躲过了惩罚。语本《左传·宣公十五

  • 宣室前席

    宣室:未央宫(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内西南)正室。前席:人在坐席上渐渐前移。此典指汉文帝在未央宫宣室内听贾谊陈述,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后以此典比喻君王不重视人才;或用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 齿牙余论

    齿牙:指嘴巴。余论:多说的话。多说几句微薄的赞许的话。多指前辈对后辈的关怀,鼓励。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好学,以文辞清丽著称。长于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细致逼真,

  • 壶里乾坤

    同“壶中天”。明杨慎《折桂令.道情》曲:“壶里乾坤,物外云林,平地烟霞,山水清音。”见“壶中日月”。明·朱有燉《神仙会》1折:“世间甲子管不得,~只自由。”【词语壶里乾坤】  成语:壶里乾坤汉语大词典

  • 苏黄米蔡

    指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为蔡京。清代杭世骏《订讹类编》:“张青甫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

  • 烹琴鹤

    同“烧琴煮鹤”。宋李曾伯《满江红.既作闲人》词:“怕家僮、无处买莼鲈,烹琴鹤。”

  • 二十四番花信风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明.王逵《蠡海集.气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

  • 叶令乘凫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行踪。唐马令《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诗:“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