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辂椎轮

大辂椎轮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大辂,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的原始车轮。后以“大辂椎轮”谓创始者。清 沈惟贤《〈万国演义〉序》:“及国朝徐继畲魏源氏译述《瀛环志略》、《海国图志》,乃始罗略东西洋欧 美诸国,虽有疏阔,然大辂椎轮之功,不可泯也。”


并列 大辂,华美的大车。椎轮,没有幅条的车轮。比喻事物从简、粗到繁、精,逐步完善。也称创始者。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然~之功,不可泯也。”※辂,不读作luò。△用于描写事物逐步完善。→循序渐进。也作“椎轮大辂”。


【词语大辂椎轮】  成语:大辂椎轮汉语词典:大辂椎轮

猜你喜欢

  • 蚓窍

    唐韩愈轩辕弥明《石鼎联句》:“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旧时人们误以为蚯蚓能鸣,并认为其声发于孔窍。因以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常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宋刘克庄《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

  • 素封

    没有官爵俸禄,只有田园家产,而与受封邑者一样富有的人。《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张守节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 喣濡

    同“喣沫”。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凶竖喣濡饮食之惠。”【词语喣濡】   汉语大词典:喣濡

  • 马牛其风

    源见“风马牛不相及”。谓马、牛奔逸。亦谓没关系,不相干。《花月痕》十五回:“我却不信你们两个通是马牛其风,不言而喻呢。”见“风马牛不相及”。《花月痕》15:“我却不信你们两个通是~,不言而喻呢?”【词

  • 吹毛求瑕

    同“吹毛求疵”。《三国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见“吹毛求疵”。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制科》:“今员外~,务在驳放。”【词语吹毛求瑕】  成语:吹毛求瑕汉语大词典:吹毛求瑕

  • 何前倨而后恭

    倨:傲慢。 为何先前傲慢,后来恭顺?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唐.欧阳柜《移陆司勋沔书》:“阁下亦斯人也,岂徒鼓动以朝,廊飡而退,是何前倨而后恭?”《聊斋志异.

  • 建瓴之势

    见“高屋建瓴”条。【词语建瓴之势】  成语:建瓴之势

  • 怀黄佩紫

    比喻身居高位。《梁书·陈伯之传》: “怀黄佩紫,赞帷幄之谋; 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 。” 参见:○怀金拖紫见“佩紫怀黄”。《梁书·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词语怀黄佩紫】

  • 耻格之化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因以“耻格之化”指人们能自觉遵守礼仪教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

  • 读书三余

    古人所谓读书应当利用的三种余暇时间:即冬天、夜晚和阴雨天。《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