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哭阴山

哭阴山

汉元帝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把后宫美女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单于很高兴,上书说:“我保证东起上谷(今河北怀来),西止敦煌(今属甘肃),这漫长的边境地区的长久安定。请撤回汉朝守边的将士,让天下人享有永久的太平。”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他认为撤兵之议不可实行。因阴山地区是战略要地,不可轻易放弃。当年汉武帝出兵夺取了这重要地带,屯兵驻守,加强边防,才使北方边疆得以安全。而此地也是匈奴极其重视的苑囿,在他们失掉阴山地区后,路过此地时没有不伤心痛哭的。“哭阴山”原指匈奴失去了战略要地阴山地区而万分悲痛,后用作咏边塞战争及御敌获胜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03页:“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汉宣帝年号,前49年)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

【例句】:

唐·李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唐·武元衡《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猜你喜欢

  • 紫盖黄旗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黄武四年):“(陈)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吴派使者陈化使魏,魏文帝嘲问说:‘吴、魏峙立,谁将一统海内?’

  • 细柳军

    同“细柳营”。宋欧阳修《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罚筹多似昆明矢,酒令严于细柳军。”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生:人民生计。匮:缺乏。 生计宽裕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吃少穿。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晋.陶潜《劝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 虚有其表

    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不中用。出自五代后唐明宗之语。唐明宗(867-933年),名李亶,原名嗣源,代北(今山西省北部地区)人,因在李克用手下做事,被赐姓李。在后唐与后梁的战斗中曾屡立战功。天祐五年(90

  • 姑射仙姿

    源见“姑射”。喻指梅花美丽的姿质。宋陈师道《梅花七绝》之二:“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典源】《庄子·逍遥游》:“藐姑射(ye)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 (chuo) 约若处子。不

  • 乐钧天

    同“乐奏钧天”。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尊河砥柱,班侍乐钧天。”

  • 更仆数

    源见“更仆难数”。谓计算。《明史.忠义传叙》:“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词语更仆数】   汉语大词典

  • 移天易日

    《晋书.齐王同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移天易日”,比喻权臣擅权,偷天换日,为所欲为。《北史.广平王匡传》:“虽未指鹿为马,移无徙日,实使蕴藉之士,耸气座端;怀道之夫,结舌筵次。”并列 比

  • 丝萝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菟丝、女萝均为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后因以“丝萝”比喻结为夫妇之典。唐范摅《云溪友议》一:“不念糟糠之情,别倚丝萝之托。”元 柯丹丘《荆钗

  • 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豪:通“毫”。厘:通“厘”。缪:通“谬”。毫、厘均是微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后用差若豪厘,缪以千里形容极细微的差错,会造成严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