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易子而教
古时候人们互相交换儿子来教育。语出《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训子语上》:“古者易子而教,后世负笈从师,近代延师教子。”
古时候人们互相交换儿子来教育。语出《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训子语上》:“古者易子而教,后世负笈从师,近代延师教子。”
天下的形势,分裂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统一;统一的时间长了,又会出现分裂。 后用以说明社会局面或人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语出《三国演义》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
见〔刻画无盐,唐突西子〕。见“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清·恽敬《与李汀洲》:“前书可谓刻画无盐,~矣。”【词语唐突西子】 成语:唐突西子汉语大词典:唐突西子
源见“击壤歌”。指太平盛世。清方贞观《出宗阳》诗:“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
遑:闲暇。恤:担忧。 哪有闲工夫担心以后的事呢。 表示顾不上以后的事。语出《诗.邶风.谷风》:“我躬不恤,遑恤我后。”汉.张衡《西京赋》:“取乐今日,遑恤我后。”
源见“守株待兔”。喻指怀志以待时。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清顾炎武《答徐甥乾学》诗:“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词语守兔】 汉语大词典
源见“南冠楚囚”。谓哀叹自己常常客居他乡。宋苏轼《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诗:“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同“柿叶学书”。宋杨万里《食鸡头子》诗:“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后因以“三千珠履客”指豪门为数众多的门客。唐李白《寄韦南陵冰》诗:“
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词语百载树人】 成语:百载树人汉语大词典:百载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