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昨日已许秀才,去后决不相误。”《金瓶梅》五六回:“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我今日好歹要大官人助你些就是了。”《儿女英雄传》一七回:“再说这尹先生他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也得让他交得个排场去。”也单引作〔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女待诏道:‘说来果忒希奇,忒好笑。我若不说,便不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猜你喜欢

  • 颉羹

    源见“丘嫂颉羹”。佯为羹尽。喻吝啬。清赵翼《友人以家难系狱论罪悼之》诗:“事异颉羹衔嫂怨,情同冒刃代兄行。”【词语颉羹】   汉语大词典:颉羹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牛后:指牛的屁股。鸡嘴虽小,却能自由地啄食啼鸣;牛屁股虽大,却常挨鞭挞。后因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颐指气使

    见“目指气使”条。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

  • 读书破万卷

    极言读书之多,比喻博学精通。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他 形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下笔如有神。”※卷,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 梦龄增寿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古代传说,周武王曾梦见天帝为他增寿九年。此事称为“梦龄”,也称“九龄之梦”。后因用为祝人长寿之典。《文苑英华》卷五六九唐

  • 鹏鹍

    同“鲲鹏”。南朝 齐顾欢《临终诗》:“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词语鹏鹍】   汉语大词典:鹏鹍

  • 及肩

    同“及肩墙”。晋孙绰《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及肩而已。”【词语及肩】   汉语大词典:及肩

  • 荆牛烹

    《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孰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咒之曰:‘汝若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

  • 桃符

    源见“神荼郁垒”。指古代挂在大门上的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以为能压邪。后亦指春联,门对。唐 韦璜《赠嫂》诗:“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

  • 去年崔护

    同“前年崔护”。宋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诗:“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