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可鉴

前车可鉴

又作“前车之鉴”。鉴:鉴戒。引伸为可作鉴戒和教训。指前面车子翻了,可引为鉴戒和教训。 刘韵珂,字玉坡,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由拔贡(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生员入国子监的贡生,经考试合格择优分等授官)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清道光八年(1828年),为安徽知府。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浙江巡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议和,刘韵珂写信给耆(Qí奇)英、伊里布等人说:“和谈局面既然已经决定下来,后面的忧患还是很多的,……英军在广东,曾经协议和谈,等到赔给白银以后,又滋事骚扰没有停止,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的侵略已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前面的车子翻了,可为镜子作为后面行车的鉴戒和教训。”

【出典】:

清史稿》卷371《刘韵珂传》11517页:“韵珂贻书耆英、伊里布等曰:‘抚局既定,后患颇多,……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后覆性成,前车可鉴。’”

【例句】: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大’的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人也同意坚守,因而回想到不久前哥舒翰轻率出关应敌的失败,要后来的守将引为前车之鉴。”


见“前车覆,后车戒”。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


【词语前车可鉴】  成语:前车可鉴汉语词典:前车可鉴

猜你喜欢

  • 钟鸣漏尽

    《三国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因以比喻衰残暮年。唐刘禹锡《代请朝觐表》:“绝钟鸣漏尽之讥,展维桑与梓之敬。”清钱谦益《玉川子歌》:“争名夺利死不休,钟鸣漏

  • 宿世冤家

    前世结下的冤家,往往用作反语,称所昵爱的人。宋代佚名《道山清话》:“彭汝砺久在侍从,晚娶宋氏妇,有姿色器资,承顺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纸笔,大书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 蘋末

    同“青蘋末”。南朝 梁庾肩吾《团扇铭》:“清逾蘋末,莹等寒泉。”唐李峤《风》诗:“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词语蘋末】   汉语大词典:蘋末

  • 礼宗

    《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载:规妻善文能书。规卒时,妻犹年盛而色美。董卓为相,以重礼聘娶,规妻乃轻服诣卓门,辞请。卓威逼之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规妻知不免,乃立骂卓。遂

  • 筲斗

    筲( ㄕㄠ shāo 梢),古代盛饭食的竹器,容量为一斗二升,一说五升。筲斗,指少量的粮食。唐代沈佺期《伤王学士》诗:“吾徒禄未厚,筲斗愧相贻。”转喻才短识浅或器量狭小。亦作“斗筲”。《汉书.谷永

  • 向若惊叹

    同“向若而叹”。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

  • 紫气东来

    《史记.老子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下唐司马贞“索隐”注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又《关令尹内传》载:老

  • 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辟:开辟,打开。四门:四方之门。明四目:谓目能明察四方。达四聪:谓耳能远听四方。 打开四方之门,广致众贤,使自己能明察四方政务,倾听各方意见。语出《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

  • 郑公里

    同“郑公乡”。唐丘丹《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诗:“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宋张耒《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之四:“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词语郑公里】   汉语大词典:郑公里

  • 斗筲之才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才】  成语:斗筲之才汉语大词典:斗筲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