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

源见“放他头地出”。谓才能、成就高人一等。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书生俊杰真天纵,出人头地建奇功。”


述宾 形容超出别人或高人一等。语本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柳建伟《王金栓上校的婚姻》:“刚才我还会她呢;要是在城市,说不定还能~哩。摊上这件事,真是……”△描写人事业成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头角峥嵘 高人一等 ↔相形见绌庸庸碌碌 穷愁潦倒 穷困潦倒


解释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苏轼在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社会上流行奇谈怪论、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大文学家欧阳修希望通过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当他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就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它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最终将其评为第二名。苏轼紧接着又以《〈春秋〉对义》夺得下一场考试的第一名。

后来苏轼给欧阳修写信,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欧阳修看完信后对梅圣俞说:“我读到苏轼的来信,不觉汗出,非常痛快。我不应该挡着他,给他让开路,让他比众人高出一头。”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并不信服,但欧阳修仍然坚信自己的看法,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苏轼的文章一定会名满天下。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的文章渐渐出名,他也成为一代文豪。

近义高人一等

反义相形见绌

例句

她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早就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词语出人头地】  成语:出人头地汉语词典:出人头地

猜你喜欢

  • 洗垢求瑕

    同“洗垢求瘢”。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以此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洗垢求瑕,止得此事。”见“洗垢索瘢”。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以此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止得此事。”【词

  • 寝处

    源见“寝食皮肉”。形容仇恨极深而必报。《聊斋志异.宫梦弼》:“和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更何得旋乡土!今欲得而寝处之。’”【词语寝处】   汉语大词典:寝处

  • 龙伯

    源见“龙伯钓鳌”。指传说中龙伯国巨人。唐张说《入海》诗之二:“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亦喻指渔者。清赵翼《晚泊》诗:“远火晚回龙伯驾,荒芦寒打雁奴更。”【词语龙伯】   汉语大词典:龙伯

  • 三步成诗

    《新唐书.柳公权传》:“公权字诚悬,公绰弟也。年十二,工辞赋。……帝(唐文宗李昂)曰:‘当贺我以诗。’宫人迫之。公权应声成文,婉切而丽。诏令再赋,复无停思。天子甚悦,曰:‘子建七步(注:魏曹植字子建。

  • 惜人琴

    同“哭人琴”。唐张九龄《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铭》:“官供羽帐,士惜人琴。已矣终古,平生德音。”

  • 小水长流

    《佛遗教经》“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词语小水长流】  成语:小水长流

  • 寒毡

    《新唐书.郑虔传》:“〔郑虔〕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因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亦指清苦

  • 池鱼之虑

    源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谓为无端受累遭灾而担忧。《上海小刀会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作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慌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偏

  • 出奇不穷

    同“出奇无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 苏吏部 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士同师。”见“出奇无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

  • 故要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褚伯玉传》:“褚伯玉少有隐操……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裁交数言而退。守朔将军丘珍孙与僧达书……僧达答曰:‘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