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

亦作“冲坚陷阵”。陷:深入,攻破。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打仗非常勇敢。崔暹(xiān,?-559年),字季伦,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很受高欢的信任,任命他为御史中丞,监督百官。崔暹为人正直,不避权贵,尚书令司马子如,咸阳王坦不仅是高官显贵,而且二人还是高欢过去的邻里,崔暹也弹劾他们,二人都被罢官。内外官吏由此都很怕他。高欢对他非常赞赏,握着他的手慰劳说:“过去在朝中难道没有执法之官。天下贪婪之人很多,没有人出来弹劾他们。中尉你一心为国,不怕权贵,使得远近风气萧清,百官奉公守法。打仗勇敢的人大有人在,而当官能够秉公无私的人,我今天才见到啊。”

【出典】:

北齐书·崔暹传》卷30,404页:“高祖如京师,群官迎于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

【例句】: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为偏将,每冲坚陷阵,辄有斩获,以勋除游击将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并列 进击敌人,攻陷敌阵。形容作战勇猛或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语出《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孩子需要去~的时候,只要不至于把弦绷断,我们从来不会屈从于内心的软弱和伤感。”△描写作战勇敢。→出生入死 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 冲坚毁锐 ↔望风而逃畏缩不前 望风丧胆


【词语冲锋陷阵】  成语:冲锋陷阵汉语词典:冲锋陷阵

猜你喜欢

  • 渐鸿陆

    源见“鸿渐”。喻仕进。明汤显祖《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俪景渐鸿陆,扬蕤觌紫宸。”

  • 一箭双雕

    雕:(diāo)一种凶猛的鸟。用一枝箭射死两只雕,原指射箭技艺高超,后比喻做某件事一举两得。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人,北周及隋朝著名将领,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曾率师屡战突厥,拜为车

  • 穿杨叶

    源见“百步穿杨”。指射箭技艺高超。多用以比喻科举及第。唐杜甫《醉歌行》:“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诗:“幸穿杨远叶,谬折

  • 刘郎才气

    源见“元龙高卧”。刘郎,指刘备。谓怀大志有知世之明。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五:“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

  • 羯鼓解秽

    唐.南卓《羯鼓录》:“……上洞晓音律……上性俊迈,酷不好琴,会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曰:‘待诏出去。’谓内宫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唐玄宗李隆基性喜音乐,精通音律,但不喜听弹琴。一次

  • 寸曝

    源见“献曝”。喻所赠菲薄。多作自谦之词。明张煌言《答闽南缙绅公书》:“若新府肯敬承先志,敦厚天潢,哀王孙而进食,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哉!”

  • 刀头

    源见“大刀头”。“还”的隐语。大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唐徐彦伯《鼓吹曲辞.芳树》:“藁砧刀头未有时,攀条拭泪坐相思。”明陈汝元《金莲记.惊讹》:“问浪子天边,何日刀头?”【词语刀头】   汉语大词

  • 沂水弦歌

    源见“沂水舞雩”。谓知时游乐。宋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偏正 沂水,水名,即山东沂河。孔子出生在沂水边。比喻识时务,知进退,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

  • 书柿叶

    源见“柿叶学书”。谓勤俭学书。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 尾生

    源见“尾生抱柱”。喻指坚守信约的人。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词语尾生】   汉语大词典: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