繻(rú如又读xū需):古代出入重要关塞的凭证,在帛上写字,分成两半,出关时取以合符,检验后才得放行。终军在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他离开故乡(山东济南)前往长安。他步行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吏交给他一个
见“刚愎 自用”。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词语刚褊自用】 成语:刚褊自用汉语大词典:刚褊自用
源见“朽木不可雕”。指不堪造就的无用之材。元无名氏《认金梳》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偏正 像腐烂木头一样的才能。比喻人不堪造就或没有才能。元·无名氏《认金梳》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徐敬业年十余岁,好弹射。英公(注:指敬业祖父徐勣)每曰:‘此儿相不善,将赤吾族。’射必溢镝,走马若灭,老骑不能及。英公尝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
同“豆剖瓜分”。《南史.陈武帝纪》:“自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并列 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比喻国土被分割。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蔡东藩、
《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曹叡)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蒹葭,芦苇,是俗贱之物,用以比毛曾;玉树,高贵美好之物,用以比规格负一时重望的夏侯玄。“蒹葭倚玉树”,常用比喻两人美
《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聊且凭化迁,终反班生庐。”唐.李善注:“班固《函道赋》曰:‘终保己而贻则,里上仁之所庐。’”《文选》卷十四《幽道赋》:“里上仁之所庐。”唐.李善注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三国魏时,宫中妇女得帝宠的有:莫琼树、薛夜来等四人,他们都梳
觳觫( ㄏㄨˊ ㄙㄨˋ hú sù ):畏缩可怜的样子。 我不忍心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
源见“玉堂金马”。指入朝为官。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盛明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