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丹砂井

丹砂井

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后遂以“丹砂井”指道家所谓的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典源】 《抱朴子·仙药》:“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如旧,后累世寿考。由此乃觉是宅之所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亦载,文略。

【今译】 古代有一廖姓人家,世代长寿,有的年逾百岁,有的八九十岁。后迁徙他乡,其子孙便多有夭折。而别人住进廖家旧宅,也变得代代长寿。因此人们认为这与此宅有关,却不知是何原因,见宅旁井中水很红引起怀疑,就试着在井的周围挖掘,挖出古人埋下的几十斛丹砂。原来是丹砂随泉水渗入井中,人饮而得以长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炼丹求药事。

【典形】 丹井、丹砂井、丹砂久窖、井有丹砂、廖井、饮丹有井、丹砂旧井泉、丹砂染泉。

【示例】

〔丹井〕 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丹井可能穿地底,裁书谁报洞庭君。”

〔丹砂井〕 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丹砂久窖〕宋·苏轼《楼观》:“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

〔井有丹砂〕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廖井〕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饮丹有井〕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饮丹有井,浇泉无菊,功存柳林, 身在��木。”


【词语丹砂井】   汉语词典:丹砂井

猜你喜欢

  • 鹿帻委地

    《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长吏窦轨见之,遗以衣服、鹿帻、麂靴,逼属乡正。(朱)委之地,不肯服。更结庐山中,夏则羸(音luǒ,赤身露体),冬缉木

  • 皋惟团力

    《新唐书.太宗诸子曹嗣王皋传》:“皋字子兰,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王……李希烈反,迁江西节度使。受命日,不宿家,至豫章,大令将吏曰:‘有功未申与怀器谋不发者,皆自言。’得裨校伊慎、李伯潜、刘

  • 曲秀才

    同“曲生”。明冯时化《酒史.酒考》:“世称酒曰曲生,亦曰曲秀才。”【词语曲秀才】   汉语大词典:曲秀才

  • 柏酒

    柏树叶所浸的酒。传说柏叶浸酒,可以避邪长寿,旧时元旦常饮“柏酒”。晋代周处《风土记》:“元旦进柏叶酒。”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谓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 置诸高阁

    同“置之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见“束之高阁”。郭沫若《万引》:“我没钱买书,难道别人有书尽可以~,我也不能取阅吗?”【词

  • 刘冠

    参见:刘氏冠

  • 施颦

    源见“东施效颦”。形容女子病愁之态。宋史达祖《眼儿媚.寄赠》词:“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宋叶隆礼《兰陵王.和清真》词:“施颦托倾园,《金缕》尊前劝客。”

  • 局高天,蹐厚地

    《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局高天,蹐厚地”本谓在高天厚地之间蜷曲不敢伸展,后以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后汉书.仲长统传》:“当君子困贱之时,局高天,蹐厚地,犹恐

  • 楚台风

    同“楚王风”。宋柳永《夏云峰》词:“楚台风快,湘簟冷、昶披襟。”宋 陈樾《休沐端居有怀希圣》诗:“琼屑半和仙掌露,兰沼轻泛楚台风。”

  • 且吃蛤蜊

    同“且食蛤蜊”。宋汪元量《鹧鸪天》词:“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