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戎衣

一戎衣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书经》上说的是,一著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如“殷”,就是出兵伐殷的意思。

后以“一戎衣”泛指武装起来,用兵作战。

晋书.乐志上》:“魏武挟天子而令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唐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晋祠唐碑题:“文章天下事,社稷一戎衣。”《佩文韵府》卷一“一戎”下引(唐)许敬宗诗句:“一戎乾宇泰。”


【词语一戎衣】   汉语词典:一戎衣

猜你喜欢

  • 梁鸿赁庑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字伯鸾)与妻孟光先隐居齐 鲁之间,后至吴地皋桥,生活无着,“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潜闭著书十余篇”。后遂以“梁鸿赁庑”称贤士在民间下层隐居。清 祁隽藻《题张石

  • 雕龙客

    源见“雕龙”。指文章大家。清姚鼐《紫藤花下醉歌》:“过从饮酒雕龙客,百岁风镫迹都扫。”【词语雕龙客】   汉语大词典:雕龙客

  • 不衫不履

    衣履不整的样子。形容人洒脱而不事修饰。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并列 履,鞋。不好好穿衣裳和鞋子。形容衣着不整齐,不拘小节。《老残游记》:“这个人

  • 司空自惯

    同“司空见惯”。宋晁补之《行香子.赠轻盈》词:“司空自惯,狂眼须惊。”

  • 好丑自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上》(卷一四):“临清有妒妇津……有妇人渡此津者,皆坏衣枉妆,然后敢济。不尔,风波暴发。丑妇虽妆饰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妇人渡河无风浪者,以为己丑,不致水神怒。丑妇讳之,无不皆

  • 五字擢英材

    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动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

  • 善卷自得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

  • 迷而知反

    亦作迷途知反。迷:迷路;反:同返,返回。迷失道路后知道返回。比喻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时,占据南阳,后遭袁绍、

  • 林回弃璧

    《庄子.山木》:子桑雽(hù)对孔子说:“子独不闻假(国名)人之亡(逃亡)与?林回(人名)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快走)。或曰:‘为其布(钱)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拖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

  • 不患贫而患不安

    见〔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